聚焦城镇化进程中的民生温度——安财学子在调研
在我国城镇化进入中期发展阶段的当下,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伪城镇化”“半城镇化”问题日益凸显,非正规就业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成为城乡建设中亟待关注的民生课题。安财学子深入安徽省蚌埠市开展“城乡建设下非正规就业移民的社会融合与规划路径选择”专题调研。团队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用青春视角探寻城镇化进程中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与发展需求。为确保调研科学有效,团队在前期做了充分准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非正规就业移民的群体特征,分析不同个体的差异化需求,精准选定重点调研对象;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提前规划各阶段应急处理预案,为实地调研筑牢基础。
8月12日清晨,安财学子队员们带着精心设计的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首先来到蚌埠市某村委会。在村主任的热情接待下,队员们通过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当地非正规就业移民的政策支持体系与管理现状。村主任介绍:“随着城镇化推进,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在村里租房居住,他们从事家政、建筑零工等工作,为城市发展出力,但在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座谈会后,村主任带领队员们参观了移民集中居住区域,实地观察他们的生活环境,队员们结合前期准备的资料,对问卷内容和访谈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调整,确保调研工具更贴合实际需求。
8月13日,调研进入核心阶段。队员们兵分多路,在蚌埠市多个社区和务工人员集中区域开展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在建筑工地旁的早餐摊前,队员们与卖早点的王大姐亲切交谈,记录她从农村来城务工五年的经历;在社区家政服务站,队员们倾听张师傅讲述从事水电维修工作时遭遇的用工纠纷。为保证数据真实性,团队对每位受访者进行全程录音,后期安排专人将录音整理成文字案例。“我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但没有劳动合同,生病都不敢去医院。”一位从事废品回收的大叔的话语,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非正规就业移民的生存压力。全天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余份,完成深度访谈32人次,为后续分析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8月14日,团队聚焦重点对象开展追踪调研。队员们走进部分非正规就业移民的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构成、收入支出、子女教育等情况。在租住着一家三口的狭小房间里,队员们看到墙上贴着孩子的奖状,也注意到角落里堆放的简陋生活用品。通过耐心沟通,队员们与受访者建立起信任关系,不少移民主动留下联系方式,希望能持续反馈需求。“孩子上学要交借读费,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平等教育。”一位母亲的心声道出了许多移民家庭的共同期盼。队员们认真记录下每个家庭的具体问题,分类梳理出就业保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三大类需求清单。
实践结束后,队长李宇凡在总结会上说:“三天的调研让我们明白,城镇化不仅是高楼大厦的建设,更要关注人的融合。这些非正规就业移民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调研,对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深刻理解了“以人为本”城镇化理念的重要意义。
指导老师张胜武对实践活动给予肯定:“这次调研为研究非正规就业移民社会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基层数据,希望同学们能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发现结合,为完善相关政策贡献青年智慧。”安财学子的蚌埠之行,不仅记录了城镇化进程中特殊群体的真实处境,更彰显了青年学子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这样的实践探索正为构建更具温度的城乡发展体系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