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宣部电影局、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在浙江杭州揭晓评选结果。民盟盟员、湖南教育电视台编剧、湖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新闻系校友汤伶俐作品《亲启》获评院校单元优秀电影剧本,汤伶俐并于5月22日在夏衍编剧周活动中作内容分享。
“夏衍杯”亦称“夏衍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国家一级奖项,是目前中国电影文学最高荣誉、国内唯一电影剧本政府奖,前身是1996年设立的“夏衍电影文学奖”,评选由中宣部电影局、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主办,奖项旨在服务全国制片机构、促进创作繁荣、发现培养编剧人才。本届评选总计从全国1000多部合格作品中遴选出49部作品评奖。
据悉,获奖作品《亲启》,定位为“教育主题家风传承新叙事电影”,力求实现影视作品从“满足受众情绪”到“契合受众情感”、到“引领受众情怀”的价值叠加。故事以“亲启书信”为内容轴线,跨越多个年代时间维度,原型地取自湖南浏阳“博士村”和湖南省内多所大、中、小学校,是一部以传承家风为内涵,呈现乡村振兴风貌、凸显立德树人效能的大教育主题电影。
剧本《亲启》由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古瑞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联合策划,创作得到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电影处、民盟湖南省委会编剧委员会、湘潭大学、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电影行业协会、湖南省网络视听协会等单位指导支持。
湖南教育电视台副总监、文艺中心主任宁景华认为,湖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广阔,青年编剧汤伶俐以电影文艺、创新叙事、教育传播、乡村振兴的多元视角创作《亲启》,是在深情回望中国农村发展的峥嵘历程,生动分享农民群体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精准描摹家风家德的教育意义,有利于讲好教育故事、分享教育能量,助力建设“光影育人”作品工程。
知名学者、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原院长李燕凌教授评价说,通过编剧作品,看到了作者“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泥”的乡村表达,这是作者长期深入进行乡村振兴调查研究的实践成果,也是新时代青年人群在产教融合中不断体验、不断粹炼、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升华的“写生”收获。
“我想用一部作品,去表达我们青年一代对家风家德、对小我大家的价值认同。”汤伶俐表示,作为青年盟员、文艺工作者、教育宣传工作者,要积极作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年表达,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此为文化强国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汤伶俐,民盟盟员,湖南醴陵人,目前在读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管理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新闻系,现任湖南教育电视台编剧,兼任民盟湖南省委会编剧委员会委员。
其长期从事文艺节目创作和文创项目策划管理工作,注重探索搭建“视听内容+思政教育”融合文创体系,力推各类原创视听内容更好服务校园,力求更好凸显视听内容的“育人”效能,从业以来总计创作各类影视节目超800期(集、部),执导大型文艺活动超100场。她主创或指导的各类作品,曾获国家广播电视奖、全国优秀电视栏目奖、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特等奖、湖南新闻奖、湖南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奖、长沙市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撰稿:湖南教育电视台 湖南教育融媒体中心)